教育部9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留學出國為54.5萬人,而回國人數達43.3萬。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以下簡稱出回比)已從2006年的3.15∶1下降至2016年的1.26∶1。
海歸就業情況如何成為近幾年社會熱議和關注的話題。10月14日下午,啟德教育、前程無憂與應屆生求職網聯合發布《2017年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用大數據剖析海歸就業的真實境況。
77%海歸3月內找到第一份工作
海歸就業薪酬如何,留學花的錢什么時候才能賺回來?薪酬和與留學成本相關的投入產出比一直是人們談論海歸時的熱門話題之一。此次《報告》數據顯示,海歸薪酬水平略高于國內畢業生,5年后發展潛力大。
從海歸的工作起薪、晉升空間等方面的調查數據看,16%的海歸在回國前已經找到第一份工作,而77%的海歸也在回國3個月內找到第一份工作。海歸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稅前年收入)約為10.8萬元,略高于國內同等學歷畢業生水平。啟德教育留學事業部副總經理張磊坦承,這個數據中很大一部分的海歸起薪并未達到平均起薪,但海歸在工作中的發展潛力更大。數據顯示,在工作5年后,海歸薪資可實現近一倍提升,達到20.2萬元。
張磊表示,教育的投資回報率不能完全用金錢衡量。因為留學帶來更多的是無形的回報,如增長見識、拓寬視野、豐富閱歷等,都是投資回報的一部分。被調查的海歸中,近80%認為自己能夠在5年內收回成本。
海歸不再扎堆一線城市,五大行業對海歸需求迫切?!秷蟾妗氛{研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仍然是海歸就業首選,占比分別為18.6%、15.6%、13.4%、12.0%,杭州、武漢、南京、成都、蘇州等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線”城市也成為海歸選擇的新熱門。海歸就業排名前五位的行業為金融業、IT/通信/電子/互聯網、教育、文化/傳媒/娛樂/體育、生產/加工/制造。海歸目前就職的崗位集中在6個類型,分別為銷售、技術、市場/公關、運營、財務/審計/稅務,以及行政/后勤/文秘。
81.7%被調查海歸有職業規劃
《報告》對海歸的職業規劃現狀調研顯示,81.7%的被調查海歸進行了職業規劃。其中15.5%在留學前就開始了職業規劃,31.6%在留學過程中開始職業規劃,34.6%在畢業后才開始職業規劃。海歸在留學前開始職業規劃的不足兩成。而海歸認為最重要的求職服務中,排名第一的是“自我認知與職業規劃”,占比71.9%,超過七成??梢娐殬I規劃已經成為目前海歸群體在尋求求職服務時的第一訴求。另外,海歸對于“工作必備技能學習”(51.2%)、“求職技能提升”(38.7%)、“行業/商業知識學習”(36.5%)等服務還有不同程度的訴求。
海歸留學最初對國家和專業的選擇與畢業后就業息息相關,調研數據也充分印證了留學之初的熱門專業是回國就業競爭激烈的行業。留學人員回國占比最高的是英國,達24.5%,原因是英國碩士短平快的一年學制吸引許多國內想繼續深造和學習的學生,而英國就業政策又相對嚴格,學生很難留在當地就業。其次是美、澳2個國家的海歸人數占比較高,分別為21.2%和17.9%,而日本、韓國、加拿大為8.6%、6.1%和4.5%。美國是中國學生最青睞的留學目的國。相當一部分留美中國學生畢業后繼續留在美國工作,所以盡管赴美留學人數最多,但海歸卻不是最多。
在留學專業選擇上,商科是熱門,海歸中商科專業也最多?!秷蟾妗氛{研數據顯示,海歸在海外獲得最高學歷時的學科分布為商科47.4%、文科16.3%、工科12.8%、理科9.5%、社會學科7.9%、藝術學科3.5%、醫科0.8%?!秷蟾妗分谐尸F的海歸十大熱門專業分別是金融(14.9%)、會計(8.3%)、市場營銷(7.8%)、經濟學(7.1%)、語言(6.6%)、電子電氣工程(5.7%)、傳媒及傳媒研究(4.7%)、教育學(3.8%)、旅游酒店管理(3.1%)、計算機科學專業(2.8%),其中一半專業屬于大商科范疇。
啟德教育留學事業部副總經理郭蓓表示,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要從興趣出發,及早確定未來就業方向。
留學和職業規劃是個系統工程,在留學前最好規劃好未來的就業方向,這樣留學國家、留學學校、留學專業的選擇就變得有據可依,且一脈相承。如果學生在就業前不能確定將來想干什么,最好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點,并與職業掛鉤。
海歸整體就業優勢明顯
《報告》顯示,海歸正逐漸成為國內高端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歸留學歸國時,取得最高學歷分布排名第一的是碩士研究生,占比74.6%;其次是本科,占比20.5%;再次是博士,占比3.7%;另有0.2%的受調研者取得了職業教育的學歷。海歸呈現明顯的高學歷特征。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5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學歷層次:??粕?22萬人、本科生358萬人、研究生50萬人,碩士占比僅為6.7%。對于78.3%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海歸而言,他們在就業中的競爭優勢明顯。
盡管海歸在整體上具有明顯的就業競爭優勢,但“海龜”變“海帶”的現象也同時存在著。隨著留學生與歸國人數的不斷增加,海歸群體已經由精英為主導的扁平狀轉變為層次分明的金字塔結構。雇主也開始對海歸群體進行篩選辨識,青睞金字塔頂端的精英海歸,而淘汰那些出國鍍金卻缺乏實際能力的“假海歸”。
相比于10年前,雖然海歸的自帶光環已經漸漸褪去,但早幾年歸國的留學生正逐漸成為各企業管理層的核心力量。由于相同的求學經歷,他們對海歸有著較高的認可度,海歸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仍會不斷凸顯。然而,不論是否有過留學經歷,能力依舊是企業最看重的核心要素。
調研顯示,雇主與海歸對于海歸就業時最重要的優勢的看法略有不同。對于海歸自己比較認可的執行力、研究分析能力、形象力,雇主沒有給出相應的“認可”,但是對于海歸的適應能力、專業技能、外語能力和溝通能力卻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北京考試報記者馬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