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項目,我校獲批項目20項,獲批中央財政經費2.1億元。獲批項目覆蓋常規、揭榜掛帥、部省聯動、應急、青年科學家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全部實施類型,涉及農業、基礎研究和社發三大領域9個重點專項。
“農業生物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利用”專項中,“主要農作物多基因高效聚合技術”項目將針對四大作物高產優質綠色多抗性狀,開發功能標記和高質量全基因組標記、共建關鍵育種平臺、研制基因組設計育種核心算法和模型,建立復雜性狀主效基因高效選擇、高效聚合及全基因組選擇等關鍵技術,構建主要農作物分子設計育種數據庫,創制有重大價值多基因聚合的新材料和新種質,為我國主要農作物多性狀協同育種改良提供科技支撐。“油菜和花生重要基因資源挖掘與利用”項目將基于獲得的基因位點序列特征,開發特異多態性分子標記,建立單倍型檢測技術體系,并結合快速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基因組選擇等手段實現對不同生態區主流品種的多基因聚合改良,突破我國油菜和花生生產面臨的瓶頸。
“動物疫病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專項中,“豬細菌性疫病新型疫苗創制”項目圍繞豬重要細菌病防控重大需求,以代表性的豬重要病原菌豬鏈球菌、副豬格拉瑟菌、豬肺炎支原體、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丹毒絲菌等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新型滅活疫苗與活疫苗、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黏膜免疫疫苗、載體疫苗、多聯多價疫苗的研發,為我國豬重要細菌病防控及凈化提供重要技術和產品支撐。“重要人獸共患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項目針對人獸共患病防控國家重大需求,以RABV、JEV及其它具有潛在發生風險的重要人獸共患病毒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研究,從“阻斷傳播”“防止感染”“增強免疫”和“避免損傷”四個層面篩選抗病毒藥物新靶標,為人獸共患病病毒的科學防控提供新理論和新策略。
“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專項中,“果茶花卉優異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項目聚焦加快破解果茶花卉品質、抗性等重要性狀的遺傳基礎科學問題,克隆鑒定一批果茶花卉優異性狀形成重要新基因,解析其分子調控網絡,闡明發育、品質、抗性等重要性狀形成機制,同時挖掘關鍵基因關聯的優良等位變異,開發高精度分子標記,創制果茶花卉優異新基因資源和種質材料。
“食品制造與農產品物流科技支撐”專項中,“食品品質改良劑綠色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圍繞“減鹽降糖”的目標,利用生物酶轉化技術、膠體界面工程技術及合成生物學等綠色加工技術,通過新產品創制、現有產品改造、缺陷彌補替代、生理感知增強等策略,構建增色、增香、增味及功能性食品品質改良劑節能減排綠色產品制造技術集成體系,研發兼具感官與健康屬性的食品品質改良劑,實現大宗高值功能性食品品質改良劑的迭代升級,突破國外同類產品與制造技術的壟斷。
“主要作物豐產增效科技創新工程”專項中,“長江流域再生稻產能提升和優質高效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項目將圍繞長江流域再生稻產能提升和優質高效的核心目標,闡明長江流域再生稻產能提升和優質高效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其作用機理,創新集成再生稻產能提升和優質高效技術體系與模式,為促進再生稻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專項中,“多病原侵染重要作物的微生物組學基礎和調控機制”以水稻、玉米、小麥和油菜等糧油作物及其重要病原物為研究對象,建立可培養根際微生物資源庫,發掘影響作物健康和多病原侵染過程的關鍵微生物類群及其組合,鑒定和解析重要功能代謝物調控微生物組穩態的機制,揭示微生物組調控作物與多病原生物互作的機制,為作物病害綠色防控提供新資源、新理論和新技術。
“中醫藥現代化”專項中,“藏蒙維傣壯等少數民族藥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項目圍繞藏、蒙、維吾爾、傣及壯等少數民族醫藥中12種特色藥用資源進行研究,科學闡釋其藥效物質及作用機理,明確非藥用部位的應用價值,完成相關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研發少數民族新制劑及新藥,系統評價少數民族藥臨床應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少數民族藥綜合利用開發提供科技支撐。